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头条 » 焦点 » 正文

三年级才开始学数学

分享到: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    发布日期:2019-09-25  浏览次数:6761
核心提示:在政策限制和超前学习观念的夹击下,三年级开始上数学课的探索,被叫停也就不必感到意外了。即便不被叫停,其实验结论也能自圆其说,它也注定很难推广复制。特约作者 | 熊志三年级开始上数学课,4年时间学完6年制小学数学内容湖北赤壁一小学搞了几年的课改实验突然被取消,引发网友热议。9月22日,该校课改方案被当地教育局
在政策限制和超前学习观念的夹击下,三年级开始上数学课的探索,被叫停也就不必感到意外了。即便不被叫停,其实验结论也能自圆其说,它也注定很难推广复制。

特约作者 | 熊志

三年级开始上数学课,4年时间学完6年制小学数学内容——湖北赤壁一小学搞了几年的课改实验突然被取消,引发网友热议。

9月22日,该校课改方案被当地教育局叫停。据赤壁市教育局通报,学校系在未取得上级主管部门课题立项情况下,自行开展课改。目前在读的一年级已开设数学课。

三年级开始学数学并非毫无依据

相对于起跑线焦虑下普遍的超前学习而言,三年级才开始上数学课,如此教学探索,可以说相当大胆了,但它并不是心血来潮、毫无依据的实验。

报道提到,该校从2015年秋季起,一二年级就不再开设数学课,全校参加实验的有200多名学生,使用的也不是传统的人教版教材,而是学校自编的数学教材。这几年的实验结果显示,实验班学生语数成绩大幅超过普通班学生,其他方面表现同样整体优于后者。
赤壁市教育局下发的整改通知书,暂停课改内容 图片来源:新京报

如果严谨地看待,实验学生的天分、受教育环境、师资等,都可能影响实验结果。他们的成绩更优秀,未必一定是三年级才学数学的结果。但跳出个案来看,还可以找到一些依据。

比如著名数学家、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就曾强调,小学三年级才开始学数学也不晚。他还提到一个国外实验。在实验中,一个班的孩子,在小一到三年级时只学语文,数学课也用来教语文,四年级恢复正常。

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景中
 
结果显示,一年级花好几节课才能学会的数学内容,四年级只需要一节课就能搞定,效率更高,而语文也得到了提升。

个中的逻辑其实不难理解。数学本身是高度讲求逻辑推理的课程,年龄太小,未必能够接受得了正式的数学教育。比如在老师的讲解下,他可能能提前知道6除以3等于2,但未必能够理解除法这个概念,自然很难用它去套嵌到10除以5等其他算式中,去举一反三。

当然类似这些实验,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,所以我们很难说,延迟数学学习,一定能够促成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。但它至少提供了一种参照——儿童的心智发育和教学,都有自身的规律,并不是越早灌输的知识越多,就能成长得越快。

几年前,一位德国交换生来天津上学数学交白卷且直呼太难的新闻,曾引发了热烈讨论。事实上像德国就是“慢教育”的典型,它的教育观念并不主张过早地开发儿童心智,学生在八九岁时可能还在学习加减乘除,而我们已经开始学习分数。

如此课改实验为何被叫停

不论是从国外案例,还是从该校的结果来看,三年级才开始学数学的大胆实验,有不少值得探索的空间,不过它依然被坚决叫停了。

因为按照教育部的《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》,数学是一年级的必修课程,而依据6月发布的《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》,“严禁用地方课程、校本课程取代国家课程,严禁使用未经审定的教材”,自编课本属于禁止之列。

根据通报,该学校是在未立项的前提下,自行开展课改,但矛盾的地方在于,如果申请立项的话,课改可能一开始就会被否决。

在现行的教育体系下,如此大胆的实验是很难持续存在的,这不只是因为它和相关的教育文件规章冲突,更在于违背了传统的教育观念。

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,他们甚至没有让孩子按照正常进度接受教育的耐心,更别说延迟到三年级才开始学习数学。在普遍的起跑线焦虑下,为了不让孩子掉队,学前教育阶段开始提前学习小学内容,小学提前学初中内容,抢跑成了常见的事。

就连奥数这个原本被定位为“趣味数学”的项目,也成了广大小学生的培训标配。


 
当然除了家长们的功利和焦虑之外,这种局面同样是因为,优质的教育资源稀缺,而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又比较单一,更多是唯分数和结果而论。

比如幼升小、小升初考试,家长们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升学,往往会采取填鸭式教育,不停地赶教学进度,塞给他们很多超前的知识,以此作为占领优质教育资源的敲门砖。

由于学校正规的教学大纲,往往是按照规定的进度来,所以家长们超前学习的需求,催生出繁荣的课外培训市场。对此,去年年底,教育部等三部门还曾联合印发《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》,要求“做好学科类培训是否超前超标教学的认定工作”,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。

因此,在政策限制和超前学习观念的夹击下,三年级开始上数学课的探索,被叫停也就不必感到意外了。即便不被叫停,其实验结论也能自圆其说,它也注定很难推广复制。

换个角度看,被叫停的结果说明,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,并没有太多探索和试错余地,快节奏的教学不管是否违背规律,都有着被广泛认可的“政治正确”。

超前教育是在揠苗助长

在家长们看来,通过超前学习来抢跑,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,但里面仍然有一些误区需要厘清。

首先按照正常的进度学习,未必一定会掉队。因为对于儿童时期的孩子来说,课堂以及课外的培训机构,并不是学习的唯一场景。

比如德国超前教育的理念不流行,但课外学生们会参加各种夏令营。另外,延迟数学学习不意味着和数学绝缘,因为在生活中,家长就可以教授很多有关数学的概念和方法。

其次,延迟学数学未必一定能提高学生成绩,但同样,超前学习的效果,可能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差很多。比如有不少心理学研究者提到,三四岁孩子的教育重点,不在智力开发,过早灌输高强度的知识,反而会扼杀其想象力和创新力。

早在1967,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专家劳森就做过一个实验,他从12个国家中挑选了一批13岁学生,部分学生采用提前学习的方法,尽早地接触到数学逻辑,但结果显示,这些较早开始数学逻辑学习的学生,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没有比常规学习的学生有显著改善。

原因很简单,教学大纲都是根据知识的连贯性,以及不同阶段学生的接受程度设定的。拥有超前认知能力的天才的确存在,不过那并不是常态。

对大多数学生来说,提前学英语的结果,可能是只认得英语单词,但真正理解语法结构,还是要等到相应的年龄;赶进度地学习语文课程,能够提前识字,却未必能够理解字形字义。

所以,盲目的超前教育,除了应付“幼升小”、“小升初”等升学考试外,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价值。正因如此,美国一些州曾出台规定,限制超前教育,禁止提前入学、跳级等行为。

国内对于入学年龄也有明确规定,比如学前教育要年满三岁,不过在现实中家长们仍然能采用课外培训的方式抢跑,以至于在奥数热之外,甚至冒出少儿编程班等概念。学校也乐于见到这种局面,它们在升学考试中往往会设置一些超纲的考试内容。

超前教育的代价是,在最应该培养社会常识、动手能力、情感情商的阶段,孩子们被硬塞了大量超出吸收能力的知识。这既是在揠苗助长,也会导致孩子过早地背负跟学习能力不匹配的课业负担。
 
 
打赏
[ 资讯头条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免责声明: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 

三年级才开始学数学二维码

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:"xxxxx",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,热点产品深度分析!
 

 
0相关评论